一季度非銀機構風險總體可控 不良資產略有上升
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六類非銀機構管理的資產總額8.76萬億元,所有者權益9992.91億元,實現凈利潤387.57億元。不同非銀機構,具體情況如下: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集團合并資產19043.75億元,實現合并凈利潤155.45億元,合并所有者權益3064.25億元;金融租賃公司資產1.34萬億元,全行業實現凈利潤43.22億元,所有者權益1605.63億元;財務公司表內外資產5.13萬億元,實現凈利潤167.77億元,所有者權益4760.77億元;汽車金融公司資產3507.24億元,實現凈利潤18.54億元,所有者權益506.08億元,貸款余額(含融資租賃)3316.82億元;貨幣經紀公司資產6.76億元,實現凈利潤0.35億元, 所有者權益5.09億元,本年累計人民幣(6.2064, 0.0048, 0.08%)經紀業務20.26萬億元人民幣,外匯經紀業務1.72萬億美元;消費金融公司資產295.51億元,實現凈利潤2.24億元,所有者權益51.09億元,一季度累計發放貸款94.41億元,累計客戶約70.92萬人。總體來看,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非銀機構資產保持了持續增長,不良貸款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但風險整體可控,流動性風險管理成為未來監管重點。
非銀機構不良貸款出現反彈
金融租賃公司信用風險有所上升,但總體可控。金融租賃公司第一季度末不良融資租賃資產為96.90億元,比年初增加12.74億元,不良融資租賃資產率為0.84%,比年初上升0.0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249.02%,比年初下降20.94個百分點。總體來看,全行業信用風險有所上升,但由于行業整體資本充足率和撥備水平較高,且建立了股東流動性支持和資本補充制度,因此具備較強的風險抵御能力,總體風險可控。下一步銀監會將密切關注經濟金融形勢發展變化,要求金融租賃公司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和分析,及早發現風險苗頭并果斷采取措施,嚴守風險底線。
財務公司資產質量優良、撥備充足,抵御風險能力較強。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全行業不良資產達20.53億元,不良資產率0.08%,比年初減少0.03個百分點,遠低于銀行業平均水平。下一步銀監會將要求財務公司進一步加強信貸風險把控,嚴格按照相關制度要求做好貸前盡職調查和業務審查,充分揭示和防范信用風險。
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和貨幣經紀公司整體運營正常,資產質量相對穩定,撥備計提和資本充足,抗風險能力較強。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風險相對分散可控;貨幣經紀公司無自營業務,風險較低。在信用風險方面,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汽車金融公司行業整體不良貸款余額16.09億元,較年初增加21.16%,不良貸款率0.49%,較年初上升0.08個百分點。消費金融公司行業不良貸款余額5.01億元,較年初增加41.53%,不良貸款率1.7%,較年初上升0.01個百分點。下一步銀監會將繼續督促汽車金融公司加強易受經濟變化影響的經銷商貸款和商用車、工程機械貸款等領域的風險防范;督促消費金融公司適應業務快速發展需要,做好貸款“三查”和用途管理,加強合作商戶管理,有效防范信用和操作風險。
持續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 廣拓融資渠道
監管引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向商業銀行借款、發行金融債券作為主要的資金來源,近年來試點開展了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和項目資產支持計劃向保險公司融資等新業務,融資渠道逐步拓寬。銀監會一直注重引導和督促資產管理公司切實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一是要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嚴格按照監管部門關于流動性風險管理的要求,健全相關管理制度、流程和風險防范預案;二是加強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通過境外子公司發債、資產證券化及保險公司項目資產支持計劃等融資方式的研究,加強監管指導;三是加強監管規制建設,近年來銀監會相繼出臺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并表監管指引(試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非現場監管報表指標體系(試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辦法》等政策,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流動性風險管理提出監管要求,督促其加強對流動性風險的監測,今年監管機構還將進一步修訂完善相關制度辦法,引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審慎經營,不斷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嚴守風險底線。
積極拓寬金融租賃公司融資渠道。金融租賃公司的租賃業務多以中長期項目為主,但資金來源卻多以一年內的短期負債為主,其主要依靠銀行借款、同業拆借等批發性融資渠道,從而導致資產負債期限不匹配,對金融市場波動敏感,從而影響公司經營。由于長期缺乏低成本的外匯資金來源,對金融租賃公司業務拓展和流動性管理帶來較大壓力。銀監會一直積極推動拓寬金融租賃公司的融資渠道,降低金融債發行門檻,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租賃公司發行金融債,開展租賃資產證券化等業務,促進公司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升流動性管理能力。
提高財務公司資產負債精細化管理水平。財務公司整體流動性狀況良好,但部分資金緊缺型財務公司仍面臨流動性風險。一方面,財務公司資產業務需求上升較快,但存款只來源于少數成員單位,波動性較大;資產增速與吸收存款規模增長和穩定性不匹配,從而形成流動性管理的壓力,導致個別財務公司流動性比例不達標。另一方面,財務公司主動負債渠道有限,部分財務公司對集團外負債形成剛性需求,大量運用拆入資金滿足資金頭寸需求,緩解流動性緊張。但目前財務公司同業拆入最長期限僅為7天,不能很好地解決財務公司資金短缺、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問題。近年來,銀監會一直注重引導和督促財務公司切實防范和化解流動性風險。要求財務公司繼續提高資產負債精細化管理水平,合理安排資產負債的期限結構,密切監測流動性指標,改善流動性緊張狀況,防范流動性風險。
優化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負債結構。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行業整體流動性水平良好,但主要資金來源仍為同業借款,易受同業融資市場變化影響。下一步,銀監會將繼續支持有需求、有能力的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對中長期融資的積極作用,逐步增強行業多元化融資能力,提升流動性管理水平。
非銀機構發展重點明確 銀監會加大監管引領
持續推動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改革轉型。近年來,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穩步推進商業化改革轉型,公司治理水平有效提升,盈利能力不斷增強。下一步,銀監會將繼續推進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改革轉型,引導其轉變經營模式和發展方式,發揮自身專業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立足不良資產主業,綜合運用投資投行等經營手段和全牌照經營優勢,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進一步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積極發揮金融租賃功能優勢服務經濟轉型升級。金融租賃服務覆蓋面遍及電力、制造、交通運輸、采礦、水利業等國民經濟主要傳統行業,以及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廠商租賃等方式積極開展小微租賃業務,第一季度末小微企業租賃業務余額達1377.60億元,比年初增長6.59%。下一步銀監會將繼續鼓勵和支持金融租賃公司充分發揮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雙重優勢,將融資和融物有機結合,深入實體經濟產業鏈,推動企業加快先進設備技術升級,盤活存量資產,支持優質富余產能轉移,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和轉型升級。
不斷提升財務公司集團資金歸集水平。財務公司堅持“立足集團、依托集團、服務主業”的基本功能定位,為中國大型企業集團開辟了加快資金融通,節約資金成本,實施集約管理的重要途徑。在監管工作中,銀監會要求財務公司,進一步加強與集團協調溝通的同時,引導集團和成員單位正確認識財務公司職能,爭取集團和成員單位對資金集中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不斷提高資金歸集水平,為成員單位提供更多、更具特色的金融產品。
促進汽車金融公司加強風險管控,大力拓展消費金融業務渠道。下一步將繼續督促汽車金融公司面對汽車產業轉型調整以及限行限購、反壟斷等外部治理政策變化帶來的潛在影響,主動調整業務計劃,加強風險管控;引導消費金融公司加大在養老家政健康消費、信息消費、旅游休閑消費、綠色消費、教育文化體育消費等方面金融服務力度,緊貼市場需求,大力拓展業務渠道,積極推動消費升級。
上一篇:外商融資租賃企業備案 (變更) 辦理指南
下一篇:國藥控股設立融資租賃公司 注冊資金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