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回租模式插上“互聯網+”翅膀
對船舶、車輛等設備融資租賃簡化登記許可或進出口手續;鼓勵融資與融物結合,利用“互聯網+”發展售后回租業務……在周三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陸續公布了加快融資租賃和金融租賃行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對半溫不火的汽車金融市場堪稱重大利好,消費者以“租”代“購”獲得新車及附加保險服務的車輛售后回租模式,將迎來發展良機。
售后回租模式受冷落
記者了解到,在目前的汽車融資租賃業務中,客戶通過必要的征信審查,并在每月支出一定租金,就可以擁有汽車的使用權。而與普通租車很難租到新車相比,融資租賃卻可以提供給消費者自己中意的全新車型。同時與傳統按揭貸款不同,融資租賃是一種租賃服務,在租賃的環節中會有上牌、保險、救援,以及車輛最后的置換等服務內容。因此客戶在做汽車融資租賃的時候,交納的租金除了車價外,還包括車輛購置稅、保險等其他費用。
每月交點租金就能開輛新車?是否真如宣傳中看上去那么美?對此,記者咨詢了幾家汽車融資租賃企業,結果均紛紛表示,目前尚沒有開展此類業務。其中,嘉銀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鵬解答了記者的疑問:“融資租賃其實分兩種模式,直租和售后回租。網上流行的模式屬于直租,目前在個別城市可能會有試點。但在上海推行直租模式會遇到牌照等門檻,幾乎所有的汽車融資租賃企業仍采用售后回租的模式。即,租賃企業購買客戶現有的車輛,將這些車輛直接作為租賃車輛,回租給客戶。”
租賃企業需嚴控經營性風險
除了牌照的掣肘,還有心態的定勢。李鵬告訴記者,對大多數車主來說,擁有車才覺得是擁有了自己的核心資產,而融資租賃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是在“付款開別人的車”,受到這種消費心態的影響,付款買車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首選,而這一消費習慣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直租模式的發展。
但不管是直租還是回租模式,租賃企業都需對經營性風險進行嚴格控制。以嘉銀融資租賃為例,為避免承租人利用同一資產重復融資,公司對回租業務會進行更加嚴格的內部審查,比如重點審查承租人的還款能力、還款意愿等。
此外,有業內人士也指出,在中國汽車市場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的這個過程中,經銷商和汽車企業都要進行轉型,汽車經銷商賣車不賺錢是一個悖論,但在目前卻是一個事實,主要原因是中國汽車市場上缺乏好的汽車金融產品,特別是融資租賃產品。“其實國外的整車企業也存在產能過剩的風險,但它能保持終端零售價格的穩定,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融資租賃公司幫助汽車企業消化了過多的庫存,而終端零售價格的穩定,也是經銷商銷售新車賺錢的根本保證。”
作者:沈夢雪 文章來源:上海青年報
上一篇:融資租賃行業現狀及發展路徑
下一篇:洛銀金融租賃擬與新大新材子公司開展1.5億元融資租賃